第(2/3)页 员外郎缩了缩脖子,这才意识到是自己想的太简单了。 “要不试试拼接?” 可他话刚出口,就又被主事给怼了一句。 “现行的龙骨工艺本就是三段式拼接的,如果接口过多,肯定会影响船身稳定,到时候在海上被一个浪子打成两截,你担得起这个责任么?” 员外郎有些难受,有些不甘心的嘀咕道。 “反正又不是咱们自己用.......” 吴淳夫:?? “不是自己用就能糊弄了事了?你把大明的脸面至于何地!” 说完他就向那两个匠人看去,正要开口,却发现俩老头竟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于是便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片刻之后,其中一个老匠人噌的站了起来。 “大人,或许真的可以试试拼接法!” “卯榫之法百余种,肯定能找到一种合用的!” “行或不行,总要试过才知道。” 吴淳夫陷入了沉思。 作为一个工部尚书,卯榫之法他当然知道,只是越精妙的卯榫结构做起来越麻烦。 有时候一个匠人,一天都未必能完成一个接口。 而且中间一旦出现误差,便很难挽回,只能重头再来。 所以,虽然工部下面的匠人不少,但是能做高精度卯榫构件的,却找不出几个来! 单凭着那有数的匠人,去做造船这种繁杂的工作,工期完全无法保证! 另一个匠人见状,在旁边小声说道:“尚书大人,小的有件事,不知当不当讲?” “你说便是!” “大人,火器坊那边,光机床就弄了十几种,不知能否给船厂也配备一些?” “嗯?” 吴淳夫眼前一亮。 自己似乎还真没往这方面去想! 木头比钢铁更容易加工,所以,直至现在,船厂里用的工具还都是传统的手动工具。 双人的大锯,刀斧凿钻什么的,也都是人力的。 如果换成火牛机床......... 不止是材料加工会快上许多,而且精度也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最关键的是,换上机床以后,原本技艺不太精湛的,也能上手去做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