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朱由校带着三个没吃过细糠的家伙在书院里吃的很香。 大明的朝政此时已然按下了暂停键,除去个别值班的以外,九成以上的在京官员,都在家里准备过年的东西了。 可吴淳夫却在早上五点就披着大氅叩开了工部大门。 “大人您这是?” 值班的吏员见他过来,很是诧异。 “明年的任务太多,睡不着!” 吴淳夫径直走向大堂,落座后,把大氅随手放在了桌角。 “去,看看还有谁没在,都叫过来,老夫有事要跟他们说。” “是!” 吏员躬身离去。 约摸半个小时后,等他再回来时,身边多了两个中年人,和两个头发花白的匠人。 偌大的工部,此时也只有这几个人还在了。 “见过尚书大人。” 进到大堂里,四人拱手行礼。 “免礼,都找个地方坐下吧。” “那谁,你去泡壶茶来,再把地龙烧热一点。” 吴淳夫冲他们摆了摆手,又向那吏员交代了一声。 随后才向这四人说起了自己的顾虑。 “昨日朝会上的事情,你们应该听说了。” “琉球王和朝鲜王定了四千多艘船,虽说他们同意分批交付,可大料依旧是个问题。” “都说说,有没有什么法子解决?” 他所说的大料,可不是炖肉用的香料,而是造船所需的巨木。 这些巨木,往往都是拿来造龙骨的,并不能砍下来就直接用。 往往都需要放置数年,经过时间的沉淀,木料中的水分逐渐流失,而木料本身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形变,最后只有一部分木料能够达到使用要求。 今年一年,大明各地船厂都在加班加点的干,以往存储的那些木料,根本不足满足这四千多艘船的需求。 听到吴淳夫的话,那名员外郎下意识的答道。 “大人,敖广号不是已经用上钢铁龙骨了么?” 吴淳夫闻言直接瞪了他一眼。 “钢铁龙骨是什么成本?” “他们要的船一艘才九百两银子,如果用钢铁龙骨的话,单单龙骨就占了造价的一半,你是打算赔本赚吆喝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