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天启八年,七月初十。 近来往大同逃难的百姓越来越多了。 朱由校一早便带着人来到了西门的城头之上,看着那些衣衫不整的灾民,他眼底闪过一丝不忍。 “代王府的粮食还没运回来?” 魏忠贤连忙躬身回应:“回皇爷的话,已经开始陆续起运了,最早的一支队伍,估计今日午时便可进城。” “那就安排这些百姓先在城外住下,派五百锦衣卫出去维持秩序,如果有人敢闹事,全部丢给道济搬砖去!” “老奴明白!” 随后他便带了几个随从下了城头。 就在他刚离开不久,鮥瞳指着远处惊呼道:“皇爷,那边好像来了火牛!” 朱由校闻言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 官道上,有一支上千人组成的队伍,正在向这边缓缓靠近。 为首的,正是一台在阳光下反射着银光的火牛! 只是这速度,似乎比他之前见过的那一台要快的多。 “过去看看!” 说着,他便朝着城下走去。 盏茶功夫后,火牛在朱由校面前停下。 一个官员从队伍中间走了出来,对着他深深一礼。 “臣吴淳夫,参见陛下!” 正是被他用圣旨叫来的工部尚书! 朱由校冲他笑着点了点头:“爱卿免礼!” 说完,便把目光转移到了那火牛上面。 刚才他就发现了,这台火牛竟然已经用上了履带,怪不得会比之前他见过的那一台跑的快。 半米多宽的履带,一左一右,套在一个个钢轮上。 履带外面,还有一个个凸起的牙齿。 火牛走过的路面,也被压出了有规律的凹陷。 吴淳夫带来的队伍里,一共有四台火牛,显然都是这段时间刚做出来的。 在每台火牛后面,还拖着三个宽四米,长十米的板车! 板车上,装的是满满当当的粮食! 朱由校只是下了圣旨让吴淳夫过来,并没有提过粮食的事情。 而且赈灾放粮,也轮不到工部插手,这让他有些疑惑的问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