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衍圣公的姑奶奶-《明末:崇祯你先别登基容我诈个尸》


    第(1/3)页

    彰州,孔家?

    这番话让朱由校顿时来了精神:“彰州孔家和山东孔家有什么关系?”

    青莲答道:“天下孔姓都是一家人,还能是什么关系?”

    “媚儿的生父,乃是彰州孔家家主孔闻翊的胞弟,孔闻妙!”

    “他们这一脉,自山东迁居彰州,也不过百年左右。”

    “本朝衍圣公孔衍植,论辈分,乃是他们的曾孙!”

    (前面搞错了辈份,已改更)

    朱由校:.........

    没想到啊!

    顾横波竟然还有如此显赫的另一层身份。

    或许也正是因为孔家的特殊性,才导致她们母女得不到承认,从而不得不为了生活,从彰州来到南京吧。

    朱由校对世修降表的孔家打心里是没有半点好感的。

    只不过现在还不是收拾他们的时候,有些事情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罢了。

    李朝钦在密信上提到过,他准备和郑芝龙、熊文灿一起去福建调察那七十万石赈灾粮的下落,彰州便是第一站。

    可若是这彰州孔家和赈灾粮中间有什么牵扯.........

    呵呵!

    那就别怪自己先收一把利息了!

    “青莲姑娘,不知你对彰州孔家的事情,知道多少?”

    “公子想听哪方面的?”

    “他们与当地富商和官员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山东迁至彰州之后,这一脉孔家的行事风格,还有他们家业的变化。”

    青莲闻言,便把她在彰州多年所了解到的情况讲了出来。

    孔家,在文人心中的地位自然不言而喻。

    谁让人家祖上出过一位圣人呢?

    普天之下的文人,莫不以孔圣门徒自居,所以在对待孔家后人的时候,也是奉迎之态居多。

    而那些富商就更不用提了。

    这是个文贵武贱的时代,商人的地位更是低下。

    谁不想自己家中能出个有功名的后代?

    考状元或许是个奢望,可但凡能出个进士,甚至只是一个举人,都能改变家中的境地!

    范进之所以考到七老八十还在考,为的不就是那士人的优越性?

    单单一个投献和免税,就足以让一个普通家庭,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摇身变为当地大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