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宋应星、宋应升兄弟-《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第(2/3)页

    宋应星都不为所动,一次次拒绝许家庄的拉拢。

    但后来,他的小妾和幼子先后罹患重病,都是用许家庄提供的神药治好。家族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也是许家庄提供数万银元贷款帮忙走出困境,最后连身边的家人,都认为欠许家庄的恩情太多,老是拒绝拉拢实在说不过去,最后只得被迫答应来许家庄考察半年,看自己有什么能回报许家庄的地方。

    结果这一考察,就把自己给深深陷了进去。

    再然后把大哥宋应升也拉了进来,兄弟二人,最终双双加入许家庄,并都在较短时间内,学习并掌握了最先进的科学知识,成为了顶级的专家。

    慢慢的也认可了许家庄的文化与制度,抛弃了自身的局限性。

    现在回过头想想,有种颇为唏嘘和庆幸的感觉。

    “是快有三年了。”

    宋应升点头:“本来是打算参观几天就走,但许家庄确实过于先进发达,我们兄弟掌握的那些知识,并不能帮到许家庄什么,倒是我们这三年,在许家庄学到了无数东西,占便宜的是我们才对,许家庄看重的,不是那些过时的技术,还真是我们这两个快五十岁的人才,那位许庄主,是位心胸宽广的神人啊,反倒显的我们小气狭隘了,耽误了不少时间。”

    “现在开始追寻真理也不晚啊,孔夫子不是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嘛。”

    “不过,我们身上的担子也不轻啊,《神农计划》的内容非常庞大,至少要三十到五十年的时间,才能勉强完成这个计划的第一阶段,要让这个计划全部实现,非得百年、几百年的时间不可,届时你我肯定是看不到了,只能是化为先驱和阶梯,帮助后来者开路,而就算是第一阶段取得成功,那也是泽被千秋万代,让大明百姓告别饥馑的巨大成就,用庄主的话说,我们兄弟二人,是会被后人封神封圣的,新一代的农圣就是我们,这等伟业,想想就令人激动啊。”

    实际上!

    许远亲自带人制定《神农计划》的目的,就是为了摆脱对现代社会那边的良种依赖,在明末世界,实现良种的自给自足,并充分利用明末这边的物种资源,让农业专家们,自主研发出适合明末这边的良种,走出一条新路。

    毕竟明末这边的生物多样性实在是太丰富了。

    动植物目前被灭绝的种类很少。

    到处都能找到野生豆类、小麦、水稻的样本,什么性状都有。

    就连一些现代社会不可能找到的珍贵的、高价值的动植物资源,都难以计数。

    这边简直就是一座生物资源的巨大宝库,哪怕仅利用到其中的1%,也能带来非常庞大的收益。

    当然,现阶段许远不敢想那么远,他在《神农计划》中,制定的第一阶段目标,就是希望在三五十年内,借助最先进的杂交、基因育种技术等,实现所有粮食作物与上百种蔬菜水果良种的自给自足而已,至于走出新路,研制出有本地特色的良种,到那时说不定许远都看不到了,两边世界的光门通道都没有了,考虑那么远没有意义。

    自然,这对宋应星、宋应升兄弟二人,更是如此,他们只需专注于完成第一阶段的目标就行。

    聊着聊着。

    在激动过后,兄弟二人探讨起了关于许家庄的未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