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郑成功脱下身上的一件呢子外套,拿下脖子上的围巾,吐出一口不带水雾的呼吸,不由感叹说道:“这里比海港城暖和多了,常年温热,只要建设的好,这里的发展潜力不亚于海港城,甚至更具优势,因为冬季的商贸活动,完全不受气候影响,海港城大部分单位,还得放一个月的冬假。” 完全可以把安平港,包括旁边的厦门港,打造成大明东南沿海的一个新财富中心。 未来不会弱于海港城的财富中心。 放眼看去,码头泊位不到五十个的港口,较为原始的人力搬货卸货,码头货栈也不是特别多,对外运输用的道路不够宽阔平坦,年货物吞吐量,估计只有几百万石的样子,改进的潜力非常大。 不过,坐上四轮马车,前往安海镇(即安平城,或安平堡,是一座棱堡样式的小城)的路上,郑成功发现,这条道路修的非常好,全是平坦的水泥路,尤其是跨过晋江的那座长度超过百米的安平桥,原本以木制结构为主,但现在是水泥墩+钢筋混凝土桥面结构,无比结实不说,桥面宽度达到两丈,通行能力非常强。 而想要修建一座这样的桥,成本至少超过15万银元。 沿着水泥路,进入到安平堡郑府后。 这座棱堡中的一切,看的郑成功瞠目结舌。 首先是太阳能光伏发电板,覆盖了大部分的倾斜屋顶,阳光照射下,发出黑耀石般的反光,极为醒目显眼,但问题是,这种太阳能光伏板,是只有许家庄才有的设备,外人虽不是不能购买,但一要彼此关系友好,二是只能用黄金购买,极为昂贵,眼前这座安平堡中的光伏板,不知道花了多少黄金采购。 其次安平堡内部,也有不少的路灯杆装置,建立了一套覆盖整个棱堡的照明体系,且不用等到晚上,在电力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屋内的电灯都是亮的,故而不管白天晚上,都是十分亮堂的景象。 最后,就是触目可及的奢侈与富丽堂皇。 如几乎铺满室内每个角落的瓷砖。 不管是家具摆件还是房梁墙壁,到处是鎏金镀银、镶石嵌玉,不知用掉了多少的金箔银粉。 几乎用纯金打造的抽水马桶。 巨型的玻璃鱼缸,在室内养了大量观赏鱼。 还是各式各样的常用物品器具,要么镀金,要么用银,要么外表华丽美观,必须看上去就联想到奢华二字。 大致的参观一圈之后。 郑成功得出结论:差不多,至少在生活设施的舒适与便利程度上,老家安平堡,跟海港城相差不多,硬件设施基本一致,某些方面甚至做的更好更加享受。 比如父亲郑芝龙用的那张特别定制的电动按摩床,不知是通过什么方式买到的,似乎还有某些特殊的不能让小孩子知道的神奇功能。 电动按摩床边的柜子上,还有不少的蓝色小药丸,不知是干什么用的。 等等等等。 通过这一圈的观察。 接轨。 郑成功发现,自己的父亲郑芝龙,在许多方面,早就与许家庄接轨了,且走的比自己想象的还远得多,他早就了解许家庄的先进之处,并且想办法获得并享受上了这些先进。 但问题来了! 既然日常生活上面,父亲郑芝龙,做到了跟许家庄全面接轨,为什么安平港的码头,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哪怕连一台电动吊机都没有?只能靠原始的人力搬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