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在年代文中改造反派》
第(1/3)页
施淮仁已经不是第一次出任务了,这科技大学的侦测行动,按照以前的级别,那可都不算什么,毕竟科技大学还是一间对外开放的学校,保密级别并不高。
他之前进行的前几个任务,那都是和华夏的一间大型机械工厂相关的。
华夏的大多军工项目,保密级别都很高,基本都是圈定在一些隐秘区域生产实验,周遭往往还会驻军保护,哪怕他们是多年埋伏,想要潜入其中也很困难。
他们直属的领导很敏锐,在诸多信息中抽丝剥茧,找到了一家疑似为实验基地加工材料的工厂,这家工厂所生产的材料,在他们的分析中,应当是直接对接于批量生产的战斗机或者其他中大型战斗机器的。
通过了解提供的材料的型号、参数、供货质量,他们便能迅速地分析出当前战斗机生产组装的次数、代数更迭、技术升级,并以此做针对性的改造。
施淮仁在那间工厂里,和父亲打了完美的配合战,通过埋钉子、挑拨离间、发动群众等策略,一定程度地破坏了工厂原先的秩序,并趁乱把所需的资料给套了出来,他们将资料送往海外后,便得到了直属领导的夸赞和物质奖励。
按照之前的计划,他们现在应该已经通过港城的偷渡口离开华夏,可就在他们要出发的时候,原先已经进入沉眠状态的他们小组,却又接收到了重启的信号,要求他们立刻到科技大学调查宁知星周边的情况。
这次的命令是加急了的,按照情报上的说法,他们损失了一个两人的情报小组,根据前后的情报他们推测,这大概率是因为情报小组临时培养发展的外围人员素质不高,在潜入科技大学外围收集情报时举措不当引起的连锁反应,还有小概率是情报小组在相关工厂的调查露出了踪迹。
但无论是哪种情况,宁知星的情报都是必须要收集的,他们便调动了距离最近,且之前顺利完成过不少任务的施家父子。
施淮仁打从很小的时候,便已经发现了自己家中的不凡之处,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家和其他人家是不一样的!
他们家有别人家排队都买不到的印着洋文的进口罐头;家里放得最高的罐子里,藏着供销社里买不到的糖;父亲的烟筒里,装着卷起来的数量惊人的外国钞票……
后来施淮仁便成了父亲施圳淮的学生,他从父亲那了解到了父亲的追求,了解到了父亲的身份——父亲是已经入了外国籍的,爷爷和大伯他们原来都在国外,他现在喊做爷爷的那位,只是父亲在国内用钱买的“爹”,而他未来,也是要同父亲一道出国的。
他生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学习、运用,占着年纪的便利,他和父亲搭配严丝合缝,提供的情报一个接着一个。
自诩和父亲搭档无往不利的他之前的任务就是偶有波澜,也绝非他的责任,可他的自信,在科技大学面前却严重受挫。
“注意你的态度。”施圳淮瞪了眼儿子,直到儿子乖乖把筷子拿回来的时候他才收回眼神,“你具体说一下,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他其实也理解儿子的挫败,从小儿子就很向往和他一起到国外去生活,这临到要离开,却被拦下,想象中的美好未来就在眼前,儿子自然很急切。
可干他们这行是能着急的吗?
“他们学校现在是半封闭式的,虽然对外开放,可要进去都得登记,他们门口有布告,说是学校里的公用电话和电信局优惠有一定折扣,校外人员长期使用学校优惠,学校不堪其扰,再加上有部分校外人员浑水摸鱼,学校频频遭窃,他们便不得不限制校外人员的入校,只能如此,我调查了一下,这情况应该属实,我听到周边村民抱怨了两回。据说前段时间科技大学搞活动就在校门口还抓了一个小偷呢。”
施圳淮点了点头:“进不去确实有点烦恼,那以其他学生、老师家属……”
“我都试过了,他们学校现在是刷卡入校,ic卡上是学生的照片,而且这个学校的学生互相之间关系都特别好,基本上互相都能认出来。”施淮仁苦笑道,“校外学生的身份我也想过冒用,但他们搞了个几校合作,每周都会有学生交换到对方校区上课,安保处有学生的名单,我不确认那些学生互相了解的程度,不敢贸然冒名。”
“至于学校里老师的家属、其他职工,我也想过,前者和学生们情况一样,后者……他们学校几乎不对外招工,上一次招工是一年多前了。听本地人说,科技大学待遇好、内部福利高,职工流动性很低,而且他们校内优先把岗位提供给学生做勤工俭学,很少有空缺。”
这种时候就要尽情吐苦水,施淮仁忍不住往父亲那看,眉宇间隐隐有暗示父亲自己想想办法的意思。
“那些关于宁知星的信息,我都是千辛万苦才挖到的,问了一个接一个,然后用来比对,最后得出结论,我不敢打草惊蛇,问的四个人都给了不同的理由,厂商合作、想要拜师学习……而且我看那几个人现在也已经开始觉得奇怪了,估计接下来还得换人。”谁知道他心里的苦?他是干得比老黄牛还多,回家父亲还老觉得他什么都没干。
原先他还野心勃勃,想的是再探再报,搞清楚宁知星的行动轨迹后,再具体安排接触的方式。
可是现实狠狠地给了他一个巴掌,告诉他想接触没门,除非能混进实验室去,可问题是实验室的难混级别,那相比较学校是成数倍状增加的。
哦对,还有个办法,就是在大马路上一躺,来个就地碰瓷,施淮仁还是有点机械基础的,活着才能打听情报,死了那就什么都没了。
其实别说是父亲了,他心里也郁卒,这每天都在原地踏步的感觉着实磨人,想到自己花了那么多功夫,只套出来一句“宁知星在实验室”他心里也难过,这样下去,什么时候他才能出国啊?
“看来还不能把一切都压在宁知星身上。”施圳淮陷入沉思,他们之前的潜伏,那都是花个至少三五年起步的,可现在别说是儿子了,他也等不及了。
“要不要先吃饭,饭有些凉了。”李招娣怯怯地道,“没胃口的话,我开个罐头吧。”
家里男人说话的场合,她是不能开口的,可是看着饭的温度下降,她心里也有点焦急。
“煮的什么饭,没滋没味的。”施淮仁看着后娘,语气很差,他对于没用的人就是这个态度,他这个后娘,就是父亲当初娶来做掩饰的,这么些年被父亲熏陶,那是一点进步都没。
“淮仁说得没错,只叫你煮饭你也干得不好。”施圳淮语气同样不好,意识到自己之前对儿子语气稍重偏急,他这心里也有点愧疚,只是说不出道歉,便选择了用责骂妻子没照顾好儿子来把这事揭过去,“天天在家,也不见你琢磨一些厨艺,之前叫你学的西餐学会了吗?别白瞎了食谱,等到了外头,我们家可是吃西餐的。”
父子俩把李招娣从头到脚把李招娣数落了一通,最后饭一吃完,便把筷子一放,双双进屋去了,他们俩习惯遇到问题就凑在一起讨论一下,至于李招娣?她懂什么,头发长、见识短,什么都帮不上忙,就会添乱,要不是考虑到日常起居,父子俩当初都没打算把李招娣一道带到国外。
……
“大家早上好。”七点半不到,何教授便施施然拿着他的小袋子到实验楼了。
虽说宁知星很坚持要把实验室副手的位置给他,可何教授还是拒绝了。
他想的并不复杂,如果他还是处于一个领导者的地位,这些跟他来的教授们便会下意识地跟着他干活,而不是听宁知星的话,那么这便违背了他的初衷。
几番商量后,何所长成功把岗位给卸下,现在大家都管他叫何教授。
实验大楼入门处连着的那两间实验室现在已经被改造成了实验楼的食堂,因为实验室的空间不大,位置安排得很紧促,座椅和座椅之间几乎是背贴着背,不过大家吃饭的时间并非百分百重合,达成错峰用饭效果的他们很少将这“食堂”塞满。
“我刚在门口碰到食堂的人了,应该现在就到了。”何教授话音刚落,他们小食堂的门便被推开。
戴着白色帽子的学生不好意思地笑笑:“教授们不好意思,今天早上有两个新菜色,比平时出菜要慢一些,这就耽误了点时间。”
食堂的兼职同样是强身社的工作,这份兼职除了早起外并不辛苦,他们出入有这两改造好的四周有护栏的推车,入楼的位置还有宁知星加装的无障碍可收放斜坡,只需要两人一组,一前一后把吃的搬过来就好。
今天来送菜的学生一共六个,还有一个食堂的随行人员,对方手上拿着本子,这是食堂最近推行的新制度,每天在教授们用餐的时候,这位随行人员都会在旁观察,如果有对菜品的意见她就会立即登记,反应在第二天的送餐中。
起初这岗位刚设置的时候教授们很不习惯,毕竟吃着饭有人盯着的感觉确实很怪,不过现在大家基本都已经习惯,还会主动地同对方提意见。
“又有新菜色了!”有教授已经迫不及待地站起,可劲往这边张望,想在第一时间看见食堂新出的菜色。
学生们正在合作着把推车上的早饭往桌上移,这移动并不难,宁知星号召实验室的大家一道进行了自动化改造,这能够加温,保证菜品顺利上桌的神奇桌子便是其中的一项成果。
“今天早上师傅照例安排了豆浆,之前有教授反应喝牛奶拉肚子,我们问过了医生,就把牛奶给取消掉的,如果有教授需要,我们可以带一壶过来,不麻烦的。”随行人员开始解释,“还有白粥、豆花和辣糊汤,这个糊汤准备得不多,怕大家不喜欢。”
“菜的话和昨天差不多,蛋是卤蛋,今天多了一些点心,是新来的师傅手工做的,其中有两道师傅很拿手,一道是萝卜糕,另一道是虾饺。”
在她介绍的时候,教授们没忘点评着桌子。
“这桌子还是有点笨重,不适合推广,应用场景太少了,当初就想着我们自己方便了,不过这个简易的保温功能可以推广一下。”
“对,上回阿星提过一次,我们大可以不使用这么大的桌子,只取其中一段的大小。”说话的教授用手指大概比划了一下宽度,“四周搭配上轮子,前面再拉个车头,得用三轮车改,然后就可以做移动式车了,这样就可以用来卖东西,我之前看其他工厂门口的小摊,那都是用好几层的纱布蒙着保温的,这卫生是个问题,温度也是个问题。”
“那你不如把车头处改成可拆卸式的,不会骑车的人可以推车,阿星上回还说了,这个重心也是个问题,得去掉一部分不用的设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