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长安城伪装十里兵,渭水河誓血白马盟-《大隋王朝》


    第(2/3)页

    萧嗣业道:“我乃大隋太皇太后侄孙萧嗣业。”

    “哦?”李世民道:“莫非你便是萧钜之子,萧珣之孙?”

    “正是。”这一问一答,让等在后面萧珣、萧瑀顿时大悟,为之动容。

    李世民把马血抿在嘴边,又看这萧嗣业长得俊逸机灵,说道:“你祖父萧珣在此,不如就留在大唐,与家人团聚吧。”

    萧嗣业跟随萧珺多年,对长安亲戚,早已陌生,只是放下血盆,对着萧珣跪地磕了一个头,然后起身便返回桥上。走到桥中央,猛然转身答道:“嗣业年少,尚知大礼,今为隋使,岂敢辱命,万望尊长见谅!”

    李世民问道:“你既为汉人,为何不留在大唐?”

    萧嗣业道:“漠北尚有大隋,皆是汉人,不忍离别。”

    李世民想起被掠汉民,自知无力搭救,感慨良深,又问道:“你这娃娃见识非凡,不知何日还能再见?”

    萧嗣业道:“倘若陛下背弃渭水之盟,必有相见之日。”言罢,萧嗣业转身而去,回到突厥军中。

    李世民远望良久,调转马头,对众人说道:“钱帛岁币,金银绸绢,如约进贡。”

    大唐与突厥在渭水立约蒙羞,萧珣、萧瑀等臣子颜面尽失,深感耻辱。李世民安慰道:“渭水之耻,刻骨铭心,正如萧嗣业所说,背弃盟约之时,必有相见之日。”李世民一磕马镫,转会长安,众人纷纷跟随而去。

    大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与突厥部颉利可汗,在渭水桥头歃血为盟,作为缓兵之计,大唐王朝向突厥部进贡钱帛,才得以议和停战,此番渭水之盟,又称渭水之耻。这才是:

    玄武门前夺皇权,突厥乘乱寇塞边。

    滚滚狼烟连天起,茫茫尘埃刀锋悬。

    渭水河畔空声势,白马誓盟求保全。

    进贡议和蒙羞耻,复仇之日待来年。

    突厥各部盟退兵散去,萧嗣业、慕容遐如愿而归。回到定襄行宫,向太皇太后萧珺和隋王杨政道,如实汇报。

    得知立盟议和,萧珺大喜,对此事赞不绝口,唯有慕容遐心怀顾虑,等众人离去,只剩慕容遐不走。萧珺问道:“慕容将军,还有什么事不妥,尽管说来。”

    慕容遐道:“回禀太皇太后,方才守着康苏密等人,臣不好直言。”

    “他们走了,你说就是。”萧珺道。

    “微臣与太后都是汉人,有些道理突厥人理会不了。汉人自古就有忍辱负重、卧薪尝胆、韬光养晦的策略,李世民此次进贡求和,恐怕也是缓兵之计,我料日后必然违约弃盟,反攻突厥。”慕容遐道。

    “嗯。”萧珺道:“你这话真说到哀家心坎里了,接着说。”

    慕容遐作揖说道:“倘若唐兵赢不了突厥,后十年也不过如此。若是大唐击败突厥,太皇太后如何打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