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继温体仁之后,礼部尚书孟绍虞也站出来附和道。 “启禀陛下,臣以为温阁老所言在理。” “分拆之后,在利益的驱使下,想必各司定能精益求精。” 朱由校微微点头,随后看向官员之中。 “徐爱卿如何看?” 徐光启应声出列:“臣以为,可以拆,但拆分之后各司要不要改革这是一个问题。” “如果只是单纯的从工部拆出来,而各司内部不做任何改变的话,拆和不拆其实没什么区别。” “臣以为,若是真要拆分,应该提前确定好各司分拆之后的盈利分配问题。” 朱由校闻言沉吟了许久。 一想到前世他在国企里看到的那些制度,就头皮一阵发麻。 太繁琐了! “那就下去议,议完了之后,明年再说。” “工部,来说说这一年来的成果吧。” “是!” “.......” 吴淳夫上前,将天启八年以来所做过的工程一一汇报上来。 山陕两地,打井三千二百眼。 修通水泥路八百余里,各省疏通沟渠合计五千余里。 先是土木类的,后又到制造类的。 单单这个汇报工作就用去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 说完之报,他莫名的感觉到郭允厚提议分拆也不是不能接受。 毕竟,以往的工程从来都没有这么忙过! 今年一年,动用的民夫和匠人加在一起,足有五十余万! 都快赶上当年永乐大帝修紫禁城的一半人数了........ 想想就激动! 再想后面的几项超级工程,到时候,恐怕匠人和役夫加在一起都得以百万计数,此时进行分拆,也能减轻以后的压力。 身为尚书,自己要做的并不是事必躬亲,而是掌舵! 孩子大了,该放手就得放手,不是么......... 吴淳夫之后,刑、兵、礼、吏各自上前汇报工作。 这是每年大朝会的必要环节,总结所得,盘点收获。 大朝会足足持续到下午四点,魏忠贤才用沙哑的嗓音宣布了退朝。 官员们如蒙大赦,山呼万岁后依次离去。 朱由校回到后宫的时候,整个人都累的不行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