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羊毛不能出在羊身上-《明末:崇祯你先别登基容我诈个尸》


    第(1/3)页

    关于涂掉郭允厚名字的这件事,朱由校并没有做过多的解释,反而从桌角又拿出了一份折奏递了过去。

    “好好看看这个。”

    “吴淳夫在山西铺设的水泥路,你是见过的。”

    “虽然因为天气的原因,年前无法铺到京师,可待来年开冻之后,最多一个月就能完工了。”

    “当时和水泥路一起铺设的,还有一条并行的碎石路基,这一点你也是见过的。”

    “这折子是吴淳夫一个时辰前刚送过来的,说是郑村坝厂区那边,已经试制出了合适的铁轨。”

    “有了这东西,火牛的性能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吴淳夫向朕请奏,想要将铁轨和水泥路一起推广至至两京十三省。”

    “不知爱卿意下如何?”

    看着奏折上的那一个个数据,郭允厚不由自主的瞪大了眼睛。

    这和折子上的内容相比,那个阁老的名头,瞬间就不香了......

    火牛的速度,可从每个时辰八十里,提升至每个时辰一百二十里!

    牵引板车数,可从原本的两节,提升至八节!

    但每节的载货量,依然是五万斤!

    也就是说,有了铁轨之后,将火牛从履带变成钢轮,不止是速度快了百分之五十,运输能力更是从十万斤直接飙升到了四十万斤!

    唯一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火牛的提速会变慢,制动距离也会变的更远。

    但是,这些是问题么?

    完全不是!

    大明现在其实最不缺的,并不是粮食。

    海中有鱼,南方有米。

    这几个月以来,单单从朝鲜送往山西的鱼干就已经达到了两千万斤。

    而这里面最大的问题,便是沿途损耗。

    抛开海路不算,鱼干在登州上岸,再送到太原,有将近三千里的路程。

    役夫推车,一天也就几十里。

    走完这些路,要一个多月的时间!

    而这一个月多里,役夫总得吃喝,单单这一路上的人吃马嚼,就至少得用去三成!

    若是换成铁轨.........

    路线是固定的,火牛可以时刻不停的行驶。

    每个时辰,一百二十里,一天便是一千四百四十里。

    两天多点就能跑完!

    就算中间需要停靠,补给煤石和水源,最多也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翻个一倍。

    五天,足够了!

    这中间节省下来的,不止是粮食,还有人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