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郑村坝厂区-《明末:崇祯你先别登基容我诈个尸》


    第(2/3)页

    “臣等参见陛下!”

    站在门外,看着面前的一排排工棚,朱由校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边自从建好之后,朕还是头一回来。”

    “有劳徐爱卿给朕好好介绍一下吧。”

    徐光启拱手应是,一边在前面引路,一边说起了这片厂区的规划。

    “陛下,从大门进来,这左边的三十五个工棚,都是用于制造机床的。”

    “共有匠人七百人,分为钻、车、铣三组,每个工棚里有十名匠人。”

    “截止到现在为止,每月可生产出钻床、车床、铣床各五十台。”

    “再往前,便是道理的制造工棚,共计一百一十七个,有匠人两千三百四十,其中三十七个是用来制道发射架的,每月可生产48管发射架十五架。”

    “剩余的八十个工棚,用来制造火箭弹,每月可生产火箭弹一千六百枚。”

    “紧临着道理工棚不远处,便是制造燧发枪的工棚,共计六百个,有匠人一千二百,每月可生产燧发枪一万杆。”

    “迫击炮工棚共计二百三十二个,有匠人五千,其中有五十二个工棚在制作炮身,每月可生产迫击炮八百门。”

    “剩余的一百八十个工棚,全部用于生产炮弹,每月产量五千四百枚。”

    “右侧的这五百个工棚,是用来生产火牛的,有匠人五千,连同配件和组装都在一起,每月可生产火牛二百台。”

    正说着,众人便看到了一台火牛从其中一间工棚里开了出来。

    这台火牛,比着之前朱由校在陕西见过的更加精良。

    不止是外观看上去更加的顺眼了,就连体型也缩小了一圈。

    “陛下,这是第四次改进之后的火牛车头,宽两米五,高三米,长八米,最多可以拖拽十万斤的货物。”

    很久以前,朱由校就把尺子给弄了出来,对于米、分米、厘米这些单位,工部的匠人已经开始逐渐接受。

    听着徐光启报出来的数据,朱由校不禁感到有些惊讶。

    虽然只能拖拽50吨重的货物,可这却是以平地行驶为前提的!

    如果换上轨道行驶,那这火牛的性能必然可以再提升一大截!

    摩挲着下巴上的胡茬,他指着火牛道。

    “试试,把道理给朕装上去!”

    “不用多,装个十六管的就行!”

    徐光启闻言想了想,有些不太确定的说道。

    “陛下,装在火牛车头上,怕是不太方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