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宋大人所言不差!不仅南方降雪,北方极寒会更加冰冻!” “凛冬将至,万物凋零,粮食歉收,往后数十年不知道我大明将会有多少百姓饿死、冻毙于风雪之中!” 杨汝常接着说:“往后华北大旱将会持续,像今年山陕两地那样赤地千里的情况,今后每年都会发生!” ........ 他俩一唱一和,说得相当严重,引得百官人心惶惶。 朱由校听着也有些坐不住了。 他来到这个时代,有些事情与史书相符,有些事情却因为自己而改变。 但这小冰河期却是实实在在正经历着。 连海南都下大雪,他不敢想象到时候会冷成什么样子。 自己既然来了,做了大明的皇帝,就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杨汝常和徐光启虽然说得严重,但既然具本呈奏,就说明已有对策,至少炸喜马拉雅山的设想已经提了出来。 只要能保大明百姓安然度过小冰河期,炸了它又何妨! “国师就直接说说应对方案吧,就是那个炸喜马拉雅山的具体章程。” 此言一出,所有人又齐齐看向了杨汝常。 只见杨汝常道:“回陛下,此方案乃徐大人之前经过多方走访后提出,应由徐大人来讲更好。” 朱由校:“那徐爱卿就讲讲吧。” “老臣遵旨!” 徐光启一脸肃穆,再次从怀中掏出了一卷地图,长长的图卷展开,比他昨天拿出来的地图更大,上面还标注了详细的内容。 信王等人都围拢上来好奇观看。 只见徐光启指着地图上喜马拉山的一处地段开口道。 “陛下请看,正如臣昨日所言,在思达藏与莫卧儿交界的地段,炸开一个宽五十里、深四里的口子,则山南暖风水气皆可顺利入我大明!” “如此以来不仅可解凛冬之危,我大明西部从此雨水丰沛、气候温暖,或将再造诸多鱼米之乡!” 朱由校看了一下他指的地方,那位置似乎在藏西南一带,思达藏是个什么地方他就不懂了。 众人好奇观看地图,听着徐光启说的好处,个个心动不已。 信王率先开口:“皇兄,若如徐大人所言,我大明北部升温必现丰年!皇兄,此策当行!” 温体仁道:“对,西部又多出许多鱼米之乡,南方再重现一年数熟的丰收,我大明不仅百姓不用挨饿受冻,从此更加富足!陛下,此乃利民之举啊!” 郭允厚也附和道:“若是如此,丰年常有,百姓富足,民有余财,必将促进商业繁盛,何愁国库不满!陛下,这个工程,我户部投了!” 其实,国库满不满且不说,他就怕没有应对极端气候的方法,今后民生更加艰难,国库收不上钱,那是真的。 就在众位官员纷纷进谏赞同的时候,有一个官员却跳了出来。 朱由校一看,是左都御史房壮丽。 他没有在围观地图的行列,一直站在自己原来的位置,静听徐光启的慷慨陈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