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粮车吱吱呀呀的向这边走来,朱由校回头看向孙康周。 “粮食已到,你不必惭愧了,赶紧去接收吧!” “遵旨!”孙康周顿时大喜,屁颠屁颠的向粮车迎去。 他这副兴奋的样子,倒不像是装出来的。 看着他的背影,朱由校暗暗点头。 能急百姓所急,才是大明需要的官员! 钱粮充足,赈灾的工作很快就步入了正轨。 三日后,朱由校和往常一样,出现在南门安置区。 已过立秋,天气明显比前些日子凉了许多。 一阵微风吹过,朱由校只觉嗓子一阵发痒。 “咳咳!” “陛下!您又咳了。” 魏忠贤见他咳嗽,赶紧上前,心疼道:“老奴去叫娘娘来给看看吧。” 朱由校赶紧制止道:“不必了,朕无大碍。许是天凉受了风,回头让人熬些姜汤就好。” “如今灾民患病的不少,咱们带来的医娘不够,月嫔帮忙去了,没去打扰她们。” 魏忠贤要想再劝,朱由校已经走开了。 “前面好像有新来了百来个灾民,走,咱们去看看。” 朱由校带着孙康旺迎了上去。 开口便问:“几位乡亲,这是打哪儿来的呀?” 那些灾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都有,个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 走到这里,许多人已经筋疲力尽了,还有几个人躺在门板上,似乎是被一路抬过来的。 这些人突然见到几个身着华服的贵人向自己问话,都有些受宠若惊。 富贵人家有钱有粮,跟他们多说好话,说不定会赏他们些吃的。 于是个个都很积极的上前答话。 “回老爷的话,鹅叫狗剩,从徐沟来滴。” “鹅叫毛蛋,也是徐沟滴!” “鹅打榆次来滴!” “鹅是寿阳滴!” “鹅家交城滴。” ...... 朱由校一听,东边和南边来的居多。 那叫狗剩的小伙主动问道:“大老爷,鹅问问你,都说太原城有官老爷放粥给咱灾民吃,是不是真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