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此为武功加身。 朝堂亦静,五品以上的官员在这一年里几乎被换了七成。 眼下又有谁敢反对陛下的决断? 所以,郭允厚根本就没去考虑这个升吏为官的政令是否能够推行下去,因为没那个必要! 拿起笔,一通龙飞凤舞的将在欠条上补全了金额,留下大名,并写下今天的日期。 【借条】 今从西厂借到纹银一千万两,年息三分(复利),限制三年内还清,如若违约,每年加罚未还清总额的百分之十作为罚息。 借款部门:户部 经手人:郭允厚 天启八年年,六月十九 再三确定欠条无误后,他小心的吹干墨迹,双手奉至朱由校面前。 “请陛下过目!” “才借一千万两?” 看到上面的数字,朱由校很不满意! 你大爷的! 这么搞,那剩下的财物岂不是还得朕派人送回京师? 这一路的吃喝用度,不还得从朕的腰包里出? 不行,还得想招........ 不过这事儿不急,山陕之行才刚刚开始,后面还有几家藩王等着自己光顾呢! 听着这略带嫌弃的话,郭允厚彻底沉默了。 天天琢磨着往外放钱的皇帝,估计也就眼前的这一位了......... 他带着手下的几个随行小吏,将刚借来的一千万两银子单独堆到了一旁。 这些,是需要在当地征调民夫运回京师的。 绝对不能和陛下的私房钱搞混了....... 否则少了一个铜板,他都得自掏腰包往里面补。 代王府里只有银钱,至于粮食则是少的可怜,毕竟这里是王府,不是仓库。 从王府下人的口中得知,那些粮食,大多都存在代王名下的庄子里。 随后,锦衣卫便派了人马出城搜查。 不知不觉间,天色已经黑了下来。 代王已经被送去北京,整个代王府都空了出来。 朱由校的卧榻,也搬到了后面的长春宫。 相比空旷的承运殿,这里虽然小了些,却更适合晚上做些什么。 当然,代王睡过的床、盖过的被子,以及用过的器物,也都被换成了朱由校自己的东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