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温体仁竟然打人了-《明末:崇祯你先别登基容我诈个尸》


    第(1/3)页

    签,还是不签。

    这是一个问题。

    不签,户部就没银子用。

    可是签了,拿什么还?

    之前已经欠了八百多万两,再签了这个........

    以后的三年,国库就得靠着拆东墙,补西墙来过日子了.........

    郭允厚一脸纠结的看着面前的欠条,突然间,他愣住了。

    这欠条里,还有一行特别特别小的字!

    他刚刚竟然一时间没有发现!

    他下意识的从怀里掏出一个放大镜,凑近了仔细看........

    年利息百分之三,复利!

    做为一个户部尚书,他很清楚复利是什么意思。

    放在民间,这踏马叫驴打滚儿!

    他再一次拿出了本子,在上面计算起来。

    虽然第一年,利息只有三十万。

    可到了第十年,累计利息就变成了三百四十三万!

    二十年,累计利息八百零六万!

    三十年,累计利息一千四百二十七万!

    以大明现在每年的收入计算,抛去一应开支,很难剩下什么。

    若是签了这个欠条,岂不是国库以后永远要为皇家打工了.......

    “陛下,臣.......”

    “哦,不签是吧,那就算了。”

    朱由校似乎早就料到了他会有这个反应,回头看向人群里喊了一声。

    “西厂何在!”

    王承恩连忙从官员后面挤了过来,一脸谄笑着行礼。

    “奴婢在!”

    在所有人疑惑的目光中,朱由校向他叮嘱道。

    “既然这银子户部不愿意借,朕也不好留它们在内帑里吃灰。”

    “所以,朕想了想,不如成立一家银号。”

    “名字就叫大明皇家银号。”

    银号,早在明中期便已经开始出现,到了此时,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根据地区不同,或被称之为银号,或被称之为钱庄,但总的来说性质都是一样的。

    主要以银钱兑换、放贷、吸储等业务为主。

    并且此时的吸储,也是盈利性质的,储户要按照金额大小,以及存储时限,来向银号缴纳一定的保管费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