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重开西厂-《明末:崇祯你先别登基容我诈个尸》


    第(2/3)页

    回到乾清宫后,朱由校从孙康旺的手里接过了一本册子。

    那册子上,正是他们在观看王承恩售卖货物时,锦衣卫从市场上调查回来的数据。

    将册子打开,翻看了几页之后,他向众人说道。

    “诸位可知今日米价涨了几何?”

    朱由检摇了摇头。

    温体仁捋着胡子没有开口,虽然他从过路的百姓口中听到了一些关于粮价的事情,但他却选择了沉默。

    他清楚,并不是知道了就一定要说出来。

    比如现在,得给皇帝留机会.......

    张嫣也摇了摇头,一脸疑惑的说道:“还请陛下明示。”

    朱由校让人把册子传给了众人:“好好看看吧。”

    “一日之间,米价涨了一倍有余,京城百姓早已怨声载道!”

    “同样的,也将一件事摆在了明面上。”

    “那就是大明的货物价格体系,很脆弱!”

    “这一次,是官员们好心办了坏事,能够极时调整。”

    “可下一次呢?”

    “若是被有心人左右了物价,百姓该当如何?”

    “士子罢考之事,朕不说,你们也知道背后的挑动者是哪一群人。”

    “他们有足够的力量来做这件事情!”

    “朕不怕他们造反,他们也没造反的胆子!”

    “可若是他们藏在幕后,从经济上下手,朝廷又该如何?”

    温体仁的身体顿时一僵,他已经明白了朱由校话里的意思,原本老神在在的神情,也变的有些阴沉。

    “陛下的担忧不无道理!”

    “老臣在书里经常看到有人趁着天灾战乱之时,哄抬物价、囤积居奇。”

    “若是这样的事情发生,不止苦了百姓,也会令他们对朝廷失去信心。”

    “听闻南海伯在漳州之时,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虽然最后得以解决,但百姓却已经被榨干了余财。”

    “都说亡羊补牢,犹未晚矣,但臣以为,这样的事情最好在事前就做好应对。”

    朱由检听完点了点头,但随后就有些不解的问道。

    “温老所言确实在理,可这样的事情,又该如何避免?”

    “大明两京十三省,从事经商的又何止百万?”

    “难不成,给这些商人家中都放下暗桩?”

    他所说的,正是当年朱元璋所创,监视百官的做法。

    可官员才有几个?

    给商人家里放暗桩,这明显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那得多少锦衣卫才够用?

    朱由校笑着摇头说道:“暗桩之法,太过于严肃了,朕有意,重开西厂!”

    “但更改西厂职责,不再过问监察之事,只负责平衡物价!”
    第(2/3)页